如果你认为心理有病才做心理咨询?那么你就OUT了!

发布作者:市立三院 发布时间:2017-02-24

“心理咨询不就是和人聊聊天,有用吗?” “你是不是一眼就能看穿别人在想什么?”“心理有病的人才会找你吧?” “看心理医生多丢人,我怎么会沦落到要做心理咨询?”面对不同文化层次、不同素质、不同职业人群的质疑,反映了中国人对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。
心理咨询师的服务对象是正常人
50年代是心理咨询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,心理咨询终于确立其职业地位,大量新的咨询理论与方法纷纷涌现并逐渐成熟;如今,心理咨询已经发展成为相当成熟的、具有较强科学性、实用性及明确职业准则的专业学科,美国有80%的人曾经或者正在接受心理医生的帮助,心理顾问与法律顾问一道被誉为“帮助人们走向成功的翅膀。”
与西方相比,中国的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学科发展起步晚,国人普遍没有接受过心理学常识教育,也缺乏探索内心世界、激发生命潜能的自觉意识,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所知甚少,尤其是“家丑不可外扬”、“坏事传千里”等传统观念使人们将内心深处的痛苦感受层层包裹,羞于示人。有人甚至将“心理问题”与“精神病”混为一谈,以为接受心理咨询的人要不是精神失常就是心理有病;有人视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如洪水猛兽,谈之色变,以为那是不可告人的耻辱和隐私;有人将心理咨询神秘化,以为催眠、意象对话等心理疗法能够控制来访者,自己会被心理咨询师窥探和看穿;有人将心理咨询等同于做思想工作,以为讲道理谁都会,自己看些书就会好;还有人把心理咨询全能化或无能化,要么把咨询师当成救世主,要么把咨询师贬得一文不值。
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遵循心理学的原理,运用心理学的技术和方法,通过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(包括发展性心理问题和障碍性心理问题),帮助其更好的适应环境,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,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。心理咨询师其主要对象是正常人。
心理咨询是一门科学和艺术
我们的心灵要应对社会环境和生存压力,难免产生困惑、困扰。就如同身体要应对季节气候变化,难免伤风感冒一样。在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,每个人都有可能存在不适和压力,都有可能面临冲突和困惑,也都有可能遭受创伤和失衡。生活就是不断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过程。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很多问题,如恋爱交友问题、亲子教育问题、择业求学问题、社会适应问题、人际关系问题等等。在面对这些问题时,人们需要做出理想选择,处理好各种关系和角色的平衡,以便顺利的度过人生的每个阶段。这时,心理咨询师可以陪伴和引导他们深入了解自我,不断的完善和超越自己,达到更佳的状态。生活中还有一些正常人,遇到刺激引起了焦虑、抑郁、恐惧、紧张等情绪问题,或受到较为严重的心理创伤致使心理失衡,或因各种挫折引起行为问题并且影响到正常的社会功能。在遭遇这些困境时,人们需要倾诉和宣泄负面情绪,寻求心理支持,学会应对现实。这时,心理咨询师能够有效的疏导情绪、开解心结,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,帮助他们恢复心理平衡。其次才是特殊对象,即临床治愈后的精神病患者为了康复社会功能、防止疾病复发。
总之,心理咨询就是一门关注心灵的科学和艺术,它能提高个人心理素质,发挥自我潜能,提升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。

扫码关注官方微信

值班电话:0631-5926028

预约电话:0631-5960180

急诊急救电话:0631-5960120

全国心理热线:12356、0631-5960166

监督投诉电话:0631-5960196(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)
       0631-5926028(周末、节假日、夜间)

邮箱:whsjqyy@163.com

地址:威海市齐鲁大道8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