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感冒用药分“寒热”

发布作者:市立三院 发布时间:2017-02-23

夏天又湿又热,开空调的时间比较长。在大汗淋漓的情况下用空调,很容易患感冒。夏季感冒多由病毒引起,所以治疗时首选中成药。
   受凉后感冒要解表散寒
   感冒具有季节性。冬春季节的感冒多由“寒邪”引起,春夏、夏秋之交的感冒多由“风热邪”引起。盛夏季节,人们由于大量使用空调、风扇,常会感受“寒湿邪”,中医叫“阴暑”;而工作环境闷热或长期从事户外作业者,常会感受“暑热邪”,中医叫“热伤风”,这两者虽然都属暑湿感冒,但治疗上有所区别。
    病例一:张先生吃冷饮过多,室内空调温度较低,午睡后出现发热无汗、头沉晕、恶心、口淡口黏、胸闷、恶心呕吐、厌食油腻、腹痛腹泻。医生诊断为“阴暑”。 这样的病人多是外感寒湿偏重,内有湿邪困阻脾胃所致。在治疗上应解表散寒,化湿和胃。药物可以用十滴水、藿香正气软胶囊,或者用藿香、佩兰各5克,薄荷2克代茶饮。
    热邪入侵应清暑化湿
   “热伤风”,从字面上看,好像是“受热”引起的感冒。其实,这类病人通常是体内存有郁热,然后受了风邪。发病的原因,一是夏季气候炎热,体内过多的热量散发不出来;二是工作压力大,心情烦躁,情志化火;三是过食辛辣燥热食物,再加上饮食生活欠规律,造成抵抗力下降,当吹风、着凉后,潜伏在呼吸道的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,导致“热伤风”发生。在夏季感冒中,“热伤风”较“阴暑”为多。
    病例二:陈女士加班一天,办公室里比较闷热,夜间吹空调后出现发热,出汗多但是汗出热不退,没有寒冷的感觉,乏力,咽喉红肿疼痛、鼻塞、流稠鼻涕。医生诊断为“热伤风”。这类病在治疗上应清暑化湿,散郁解毒。药物可以用银翘解毒片或双黄连口服液等。家庭自疗可以用白菊花、白扁豆花各15克,金银花20克煎水代茶饮。
    中暑用药需开窍醒神
    需要提醒的是,“热伤风”和平时所说的“中暑”、“上火”也有区别。中暑是由于天气过热或暴露在闷热的环境中,暑邪直接侵犯人体的内脏,出现突然昏厥、大汗淋漓、心慌、眼黑的情况,甚至有晕倒虚脱的表现。治疗应重在开窍醒神,可以用仁丹或者藿香正气。
而“上火”是体内郁热所致,没有感受外邪,表现在嗓子疼、口干咽燥、便秘、痤疮等。治疗应泻火通便,调整人体的内环境,可以选用牛黄解毒丸(片)等。


扫码关注官方微信

值班电话:0631-5926028

预约电话:0631-5960180

急诊急救电话:0631-5960120

全国心理热线:12356、0631-5960166

监督投诉电话:0631-5960196(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)
       0631-5926028(周末、节假日、夜间)

邮箱:whsjqyy@163.com

地址:威海市齐鲁大道80号